关公文化
尊贵热线:0359-2459999
当前位置:世界关公文化堂 >> 关公文化 >> 诗词中的关公

诗词中的关公

诗词中的关公

在中国传统文学中,诗文一向是高居庙堂之上的高雅文学。历代文人不仅用诗歌来言志抒情,而且也用诗歌来凭吊古人感怀历史,表现出中国文人以史为鉴的人文关怀和以史明志的人生追求。历代文人在诗篇中对于关公其人其事也发出了无限的感慨和深沉的咏叹,他们将关公人格形象与诗韵中的物化意象融合起来,营造出至真美的情境,延续着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和人文思想,积极引导着人们对关公的信仰。

关公因其在封建社会中的崇高地位,而受到敬仰与颂扬,历代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大为赞颂,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诗篇。这些诗词到底有多少,很难说的清,仅《关帝圣君圣迹图志》中收录的就多达160余首,《关帝志》中收录的也有120多首,这还不算散集在各地方志和个人文集中的诗文。一个历史人物,受到历朝历代这么多文人的颂扬,是不多见的,而这些诗词的基本倾向都是赞扬关羽的忠、义、神、勇、精神;威震华夏,功勋卓著的业绩;哀痛其中道败亡的不幸。

而各种题材的关公诗歌,无疑都在咏叹中注入了深刻的历史内涵,这种历史感是关公形象作为历史人物所具有的特质,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形象内涵也在不断扩大。

首先,诗歌中关公的生平事迹是从真实历史到虚构故事的扩展。唐朝,关公成为诗人吟咏的对象,大多是与张飞并列,作为古代勇武的战将来比附时人,抒发感情。如岑参的《东归留题太常徐卿草堂》有“汉将小卫霍,蜀将凌关张”,这里是以关张衬托徐太常的武勇。又有用来感叹三国史事,如“虽依关张敌万夫,岂胜恩信作良图”,“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可怜蜀国关张后,不见商量徐庶功”。到宋朝,有更多的关公个人事迹进入诗歌,如“万众中刺颜良。身归汉义益彰。位上将威莫当。吴人诈失不防”,显然是庙祀中对关公功绩的颂赞。元朝诗歌中,继续歌颂关公对于刘备的忠诚,如宋无《关云长》“一面荆州赤手擎,当时华夏震威名。平生不背刘玄德,独有曹公察此情”。

明清的诗歌中,对关公事迹的歌咏更为全面,其中,描写关公熟知春秋,忠于汉室的有:明朝赵璞的《次何州判韵》:“许身刘氏坚惟一,报效曹公示不欺”;张良知的《重谒武安王祠》:“义扶蜀主兴刘祚,威震曹瞒出许关”;曾大有的《谒解州庙》:“学术真成淹左氏,丈夫元不齿黄忠”;陶琰的《重谒武安王庙》:“志在春秋知讨贼,忠存社稷欲安刘”等。描写关公袭斩颜良、单刀赴会有:李春光的《谒武安王》:“单 刀回鲁肃,巨舶困曹仁”;赵钦汤的《辑志特感》:“夏口单刀驻,荆门万甲巡”。对于荆州之失也是以十分同情的笔触写出:如吴献台的《题关壮缪像》:“巨浪淹七军,襄樊列艨艟。禁俘德亦虏,大江血流红。威声震华夏,皎日悬晴空。陆浑亘许洛,壶浆若云从。讵意肘腋间,包藏剧群凶。蚩蚩众狐蜮,发奸逊与蒙。轻舟袭南郡,九仞隳成功。麦城困孤旅,临诅推元戎。侯存汉烬炽,侯殁炎精终”。

此外,明朝的诗歌中出现了一些通俗文学中虚构的故事。如桃园结义:王明的《谒解州庙》“荡寇将军百世英,桃园犹忆旧时盟”。李贽的《过桃园谒三义祠》对于刘、关、张兄弟结义之情的赞颂是在与势利人心的对比中见出,是对俗世民风的深刻感触:“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谁识桃源三结义,黄金不解结同心?我来拜祠下,吊古欲沾襟。在昔岂无重义者?时来恒有《白头吟》。三分天下有斯人,逆旅相逢成古今。天作之合难再寻,艰险何愁力不任?桃源桃源独蜚声,千载谁是真弟兄?千载原无真弟兄,但闻季子位高金多能令嫂叔霎时变重轻。”描写观春秋秉烛达旦有:侯畛的《次韵》:“秉烛中宵大义存,成仁身报汉王恩。”冯梦祯的《关汉寿赞》:“侯武而文,好读左传,侯勇而义,秉烛达旦。”明代卢象升的《过恨这关诗》:“千古英雄恨这关,疆分豫楚几重山。龙泉道士嫌岑寂,鸟道征人叹往还。剑削芙蓉身欲奋,幽栖岩壑意仍闲。遐思壮缪当年事,历尽江山识岁寒”,这首雄迈苍凉的诗歌正是诗人在关公古迹前追记的战斗情怀。

其次,诗歌中关公形象从其生前人格形象向死后神格形象延伸。宋朝黄茂才的《武安王赞》中有“严庙貌,爵封王。祚我宋,司雨旸。祷而应,弥灾荒”的词句,对于关公死后封王成神,及其“司雨旸”的神职并且拯救灾荒、十分灵应作了初步的描写。关于“弥灾荒”的灵应事迹,最典型的是宋朝解池斗蚩尤的故事。对此,明代陈继儒的《关将军》诗以烂漫神奇的笔法将故事的来龙去脉作了完整的艺术表现:“黄帝杀蚩尤,其血化为卤。里人上冢时,七冢白虹舞。迨宋政和中,作耗解州土。盐池岁圯败,十课不登五。帝问虚静师,何神格此虏。师属关将军,桓桓彪且武。俄奏大风作,霹雳阙而怒。拔木池水清,群鬼斫做脯。帝曰可见乎,披云忽惊睹。大身充其庭,修髯飘颊辅。从此濯厥灵,盐政无所苦。死且灭蚩尤,吴魏安足数。”此外,明朝张恒的《平泉纪异》也记载了关公显灵,平泉抵抗倭寇之事:“君不见,赫赫英灵如常在,佑国诛贼显台海。世宗倭寇犯平泉,帝现云端时露铠。又不见,小子患瘤危笃时,梦中常得帝扶持。浩然正气塞宇宙,万芳玉食信无私。”清人的诗歌中关公形象笼罩着更为厚重的神性色彩。如清李哲亭的《赠亮山上人》之二:“普净山头性久明,云中每听步虚声。玉泉法化龙泉地,祗为众生不为名。”描写关公玉泉显圣和护法的宗教传说。伍桂辛的《玉阳官署》:“……三界伏魔初显烈,神功一夜雷电掣。殿宇巍峨顷刻成,诸佛如来皆大悦。开皇皇后作檀越,大启丛林拟金阙。……寿亭侯印深藏护,龙眉龙角镇山林。”完全将关公当作“三界伏魔大帝”,将其作为与如来诸佛排列在一起的神灵来刻画,具有超人的神功和法力。以神灵身份出现的关公或驱除天灾,或扶助人事,或解除病患,都是造福人类,是诗人歌颂的正义之神。这种正气和武勇也正是关公生前品格的延续。在诗歌中,关公形象得到提纯和升华。

通过这些为数众多的诗词,我们可以看出关公在古代人们心目中的分量及他们对关公的敬仰之情,关羽的忠义精神和高尚气节被描写的淋漓尽致,不禁让人由衷的对关羽生起敬佩之情。


投资商:世界关公文化产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承办商:世界关公文化学堂发展联合会
地址:运城市常平三国主题公园旁  电话:400-661-4688  技术支持:运城网络公司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400-661-4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