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尊贵热线:0359-2459999
当前位置:世界关公文化堂 >> 新闻资讯 >> “河东文化”中的关公与..

“河东文化”中的关公与盐文化之渊源(二)

  三、盐业铸就的辉煌遗迹

  运城盐池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蕴藏,又率先使用了天日晒盐技术,开发利用的时间非常悠久,因而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不仅解决了人民对食盐的需要,而且也创造了大量财富。随着财富的积累,进而带动了当地文化、教育、建筑、城市建设……等事业的发展。众多辉煌的历史遗迹,至今仍展现出一种非同一般的风采。

  1、宏伟的池神庙建筑群体。

  在运城盐池内的卧云岗上,有一个以池神庙为主体的建筑群落,这是由运城盐池发展派生出的建筑文化。


  池神庙是奉祀盐池之神的。运城盐池有神的历史是很久远的。据说,最初的神被称作(gǔ古)宗”,在唐代以前,便建有宗庙,只是规模不大,处于偏僻角落,并不引人注目。

  到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年),由于阴雨连绵,酿成灾害,民户房田多被损坏,运城盐池生产也受到很大损失。当时兼任河东租庸盐铁侍御史的崔陲时曾祝告上天保佑。后来,果然雨住天晴,而且在盐池里还结晶生长出了红盐,他便认为是祥瑞的征兆,便向朝廷报告。当时的户部侍郎判度支韩正发愁雨水霖涝,影响盐课收入,得知这个信息,虽明知有诈,却迫不急待地报奏唐代宗,由此骗得了唐代宗的欢喜,便诏封运城盐池为“宝应灵庆池”,又封盐池之神为“宝应灵庆公”,随之便在盐池里的卧云岗上修筑了池神庙。

  唐代封谥盐池之神后,其后的各个朝代也不甘寂寞,屡有封谥:如宋徽宗崇宁年间分别封东池神为资宝公,西池神为惠康公;到大观二年(1108年)又将东、西二池神进爵为王。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诏赐池神庙号为宏济祠;到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年)又封东池神为永泽资宝王,西池神为广济惠康王,并立石碑为记;元代还对池神庙建筑多次予以修缮。明王朝建立后,于洪武初年(1368年)正式诏定运城盐池神号为“盐池之神”;到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89年)赐池神庙号为灵;明代也对池神庙多次进行过修复。到了清代,除了重修池神庙之外,还在清世宗雍正五年(1727年)加封盐池之神为“昭惠裕阜盐池之神”;还规定,每年的三、六、九月要祭祀池神,并召募僧人朝夕供奉香火。

   此外,在运城盐池里,受到封建王朝重视并封赐神号的还有众多的神,而且还为他们建造了神庙。诸如:条山、风洞之神。条山(中条山)和风洞(盐风洞)原来为一神,名为盐风神。原来的盐风神庙在池神庙的右侧。宋代崇宁年间封盐风神为荐宝侯。到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又被进爵封为成宝公。时代洪武初年(1368年)又改封为中条、风洞之神。到明神宗万历年间,巡盐御史蒋春芳将条山、风洞二神又分开祀奉。池神庙主体建筑有三大殿,中殿祀奉盐池之神,左殿祀奉条山神,右殿祀奉风洞神。

  太阳神。太阳神庙又称日神庙,在池神庙东。太阳神庙是在明代万历年间由巡盐御史汪以时和盐运使林国相建筑的。

  雨神。雨神庙在太阳神庙的左边,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1601年)由巡盐御史杨师程创建。

  甘泉神。池神庙前有两眼淡水泉,经冬至夏,泉水汨汨不断。淡水为晒盐所必需的,所以才被封为甘泉神。宋徽宗崇宁年间封甘泉神为普济公。甘泉神庙也在池神庙前。甘泉神庙始建年代不清楚。明思宗崇祯年间由巡盐御史杨绳武主持重修过。

   土地神。土地神庙在池神庙西。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1601年)由巡盐御史杨师程建立。

   关帝。关帝庙在池神庙东侧。


  据民间传说,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另一说法是在宋徽宗政和年间),被轩辕黄帝杀死的蚩尤的精灵在运城盐池作乱,影响盐业生产。宋朝皇帝依照护国张天师的建议,摆设香案,祈告已经成为天神的三国名将关羽的神灵下凡除妖。后来,关羽果然率领天兵天将来到运城盐池讨伐蚩尤,并又一次将他杀死,这才使运城盐池的生产恢复正常。这就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关公战蚩尤》故事。由于关帝也有“功”于运城盐池,所以,他也受到特别的奉祀,而且,在各家盐号(盐厂)里都敬奉有关帝的神位,为他建造了祠宇。


  为什么会在池神庙周围建造这么多的神庙供奉诸神?是因为条山神、风洞神、太阳神、雨神、甘泉神、土地神、关帝都是有“功”于运城盐池的,功德无量,才得到奉祀。

  这样一来,就在运城盐池的卧云岗上,以池神庙建筑为主体,配以众多的神庙建筑,以及池神庙前建造的地宝天成坊、海光楼、歌薰楼(为纪念虞舜作《南风歌》),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气势壮观的建筑群体。这个建筑群体经过历代工匠的精心构筑,具有相当高的建筑艺术水平,它是运城盐池经济发展派生出的建筑文化艺术成果。可惜的是,池神庙及左右的建筑物大都毁于战火,现仅保存下来池神庙的一些主体建筑了。有关方面在那里设立了运城盐池历史博物馆,仍然是运城盐池一个历史文化遗迹、旅游景观。


   在全国许多产盐之地,都有敬奉的“盐神。如海盐产区以煮海为盐的创始者宿沙氏为盐神,井盐区以不同的历史或神话传说人物为盐神;而且,又都以各种原因配祀一些神;从而构成了一种封建迷信色彩很浓的文化现象。运城盐池崇奉盐池之神及其他众神,也是属于这种文化。比较之下,这不同的地方在于:在海盐、井盐产区的盐神,大多是以历史的或神话传说中的“人”为偶像而被群众予以神化;而运城盐池却不同,是以“物”(盐池)为偶像树立为神;而且,这个盐池之神是自上而下由封建王朝统治者皇帝封谥的,不是由下边的老百姓崇拜而树立的。其他如条山神、风洞神、雨神、甘泉神……等,也都是这样树立的神灵,也多曾由皇帝封谥,这种文化现象是独具一格的。

  2、运城——历代惟一的盐务专城

   历史上,各个封建王朝对运城盐池的经营都很重视,都相应地采取过一些重要措施。当历史发展到元代的时候,它经营运城盐池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修建运城。于是,在我国,惟一的因盐务而建立的城池就出现在河东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我国产盐的地方很多,海盐、井盐、池盐,分布全国各地。但是,因盐务而修建的专城,却只有运城一处。它的建城与发展和运城盐池的生产、运销、管理息息相关。人们说:运城没有盐池的存在,它就不会建城;而运城盐池没有运城这个城市也难以统管。这种说法,充分说明了运城和运城盐池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运城最早见于史书是在战国时期。当时,由齐国、韩国、魏国、赵国、宋国以及中山国联合出兵攻击秦国。多国联军到达“盐氏”便退回去了。这个“盐氏”就是运城的古地名。它以“盐氏”命名,就可看出它和盐池的关系。

   到了汉朝,在全国28郡设置盐官,河东盐官称河东均输长,便驻节运城,当时名为司盐城。到汉章帝时,又称监盐城。不过,虽然名为“城”,但是并没有城池建筑。当时的地方行政官吏,都没有设衙门于运城,仅有朝廷盐官驻守于此。司盐城或监盐城充其量不过是个小村镇而已。它的地位并不高,也不显要。

   汉代以后,到唐、宋时期,虽然运城盐池盐业生产有了相当的发展,但是运城的建城问题却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直到元代才有建城之议,并付诸实施。


   元太宗时,运城还是个名叫潞村(路村)的村镇,位于盐池之北。当时任河东盐运使的姚行简绘制了图形,向皇上提出建议,要在潞村修建一座城池。但这个建议被搁浅了,建城工作没有进行。到元仁宗延年间,由于盐池遭受雨灾,生产受到严重损失,减免了“引钞”,老百姓感谢元朝皇帝的“恩德”,所以,将潞村改名为圣惠镇。但那时也还没有建城。直到元代末期,惠宗至正年间,才由盐运使那海德俊主持修筑了城池,名为凤凰城,运城才真正有了城池,潞村也才被命名为运城。当时建筑的城池围长九里十三步,呈正方形,城墙高二十四人。绕城一周开有五门(到明代改为四门,东门名放晓,西门名留晖,南门名聚宝,北门名迎渠)。从此,我国惟一的盐务专城——运城,便建成定名传世,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运城位于运城盐池中禁门北二里处,它东距安邑15里,西至解州40里,南至平陆县50里,北至猗氏县60里,东南至夏县50里,西南至芮城县100里,距太原920里。

   运城在元代建城之时,已初具规模。后来,到明、清两朝又多次进行增修、扩建,使运城城池建筑更加完备,规模更大,逐渐发展成为河东一座名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运城于元末建城之后,驻节于此城的多是盐务官署,地方行政机关并不在此设立衙门。直到许多年以后,地方行政机关才移驻于运城。在这里集中了众多的盐务机构,仅据清代盐业志记载的盐务机构就有:巡盐察院、盐运使署、运同(判)署、经历司署、知事署、库大使署、三场大使署、解州州判署、都司署、把总署、运学教授署等。盐务机构之多,是空前的。

  运城城区内的市政建设,也逐渐达到了相当的规模,而且具有盐业特色。到清代,运城城内已建成九坊,即:厚德坊、和睦坊、宝泉坊、货殖坊、荣恩坊、贤良坊、甘泉坊、永丰坊、里仁坊;九坊总分为四街,而且还建成了运储仓、运阜仓、储备粮食;设有养济院、习艺所、公桑园、牛痘局、养病所、育婴堂、粥厂、同善义园、义仓等。这些街坊的命名有很多是与盐池相关的;众多的公益慈善事业,大都是由盐商和盐务官员出资兴办的,它的服务方向也多和运城盐池有关。

   同时,运城建城后,为了适应盐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运城城内百货、手工业、饮食业、旅店、盐栈、票号……纷纷兴起,形成了一个围绕盐业生产、运销事业为核心的商业、手工业、服务行业、金融业的经济体系和繁荣的市场。

  清朝道光年间有位山东举人郭书俊写有《鹾城绝句》六首,其中有一首是写运城的市场景象的:

居人艳说凤凰城,
百货纷纭闹市声。
向晚葡萄美酒熟,
醉乡有梦不分明。
  从诗意中,可以想见运城市场上的热闹繁华气象。

  运城在元代出现在河东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之后,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具有浓郁的盐务专城的氛围。这主要是在于:

  从客观形势方面来看,在元代以前,历代管理运城盐池盐务的官吏,大都设衙门于解州。解州虽然是州府地方行政要员驻地,而且靠近盐池西部,但是由于环绕盐池一周,先是在唐代筑有“壕篱”,到宋代又有“拦马短墙”,其后更有明代筑的“禁墙”,对运城盐池封闭很严,仅开东、西、中三个禁门通行客商;有些朝代还把东、西两禁门封闭,仅开中禁门通行;解州的地理位置不适中,失于偏,对运城盐池管理不大方便。而位于运城盐池东部之安邑县,也失之于偏,不是理想之所在。运城盐池盐务管理事业的繁杂,需要一个较之解州、安邑更适中、更大的城市去统辖。同时,由于自唐、宋以后,运城盐池的产盐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了生产就需要采办大量的、必需的各种物资;而生产的发展,又促进了盐运事业的兴旺。运城盐池的盐历来行销于秦、晋、豫三省。那个时候,盐的运销全靠车马驮运。在这种形势下,向运城盐池销售物资和往外地运销盐的商贾云集,车马不绝;解州、安邑城小而且偏,潞村弹丸之地,完全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盐业经济的需要。只有建造一个较大的盐城容纳商贾,解决盐业生产供需、运销中的矛盾,才能适应这种形势发展的需要。

   从主观形势来看,是由于运城地理位置的优越。运城(潞村)位于运城盐池中部的北面,尽管它最初不是通都大邑,只是一个小村镇;但是对运城盐池来说,它位置适中,处于交通要道,南来北往,东去西来,极为方便。在这里建造盐务专城是最为理想的。

   在全国来说,产盐的地方不少,有些地区的盐产量后来也远远超过了运城盐池,但是却没有建立盐务专城,而惟有运城成为盐务专城,比较其原因,这是因为在其他地区,特别是在海盐产区,场地大都比较分散,靠建立一个专城去统一管理是不可能的;而运城盐池方圆仅120里,盐场集中,建筑一个城市予以统辖却是现实和可能的。同时,在其他产盐区,通都大邑比较多,有利于盐官驻守、商贾往来;而运城盐池近处却没有通都大邑,客观需要这么一个城市。

  运城建城后,首先在经济上繁荣起来。在古代,河东经济中一个重要支柱就是运城盐池盐的生产、运销。城市建立后,以盐业经济为核心,带动了其他经济的兴起和发展,运城就成为河东经济的中心。经济是社会的基础,由于经济的发展、繁荣,文化的发展、交流也随之而活跃;教育事业也兴旺起来,创办了众多的书院;从而使运城成为河东文化教育中心。运城建城后,虽然长期不是一个独立的县治,而仅属于安邑县隶属的一个城镇,但是由于盐务官员的驻守,经济日益发展,城市规模日益扩展,政务、防守机构也逐渐设立,终于发展成为河东地区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

   从盐文化的视角观察,运城从战国时期名盐氏城,到汉代名司盐城、监盐城,以致于到元代正式创建运城,充分展现了它与运城盐池盐产、盐运、盐政发展的密切关系;在我国与世界范畴城市建设的历史中,它具有独树一帜的盐文化色彩!


  3、禁墙——著名的盐业城堡

  禁墙也叫禁垣,是在明代建成的。它是环绕盐池一周建筑的城堡。

  远在唐朝的时候,就曾环绕运城盐池一周修筑了“壕篱”,大概是水沟、矮墙、荆棘结构的防护性建筑;它是禁墙的雏形,规模尚不大,很简陋。到了宋代,在唐代“壕篱”的基础上,扩充修建为“拦马短墙”。尽管它还属于矮墙一类的建筑,但是,规模要比“壕篱”为大,作用也要好。而且,绕盐池一周只开东、西二门让客商通行。显而易见,是能够比较有效地护围盐池了。

   到了明代,由于运城盐池盐业生产的勃兴,盐利收入增加,因此,明王朝对运城盐池的护围就更加重视,于是,便有了两次大规模的修建禁墙的活动。

   第一次是在明代中叶,宪宗成化十年(1474年),由巡盐御史王臣主持修建。他征调了大量民夫从事建造禁墙工程,历时三年才完成。筑好的禁墙绕盐池一周,共计长一万七千四百二十二丈(合11614里),墙顶厚06丈—08丈,是夯土建筑。在禁墙的外边还修有马道,供车马来往。马道的外边挖有深阔皆一丈的隍堑(壕沟),以蓄纳可能侵犯盐池的野水(客水)。在禁墙内外都建筑有铺舍,供巡逻保护盐池、缉查私盐的兵卒居住。禁墙建成之后,便把盐池完全禁锢起来,环池一周仅开一个靠近运城的中禁门让客商出入。这种情况对商贾来说是极为不方便的。所以,到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又开了东禁门和西禁门,这就大大方便了客商。中禁门与运城相对,名叫佑宝;东禁门靠近安邑,有5里远近,名叫育宝;西禁门距解州10里,名叫成宝。

   第二次是在明代宗正德十二年(1517年)。因为在成化年间修筑的禁墙完全是夯土筑成,经过40余年,禁墙遭到自然与人为的损坏,需要维修、加固;所以,由巡盐御史熊兰征调民夫3万余人,费时半年,对禁墙进行维修加固工程。工程完成之后,禁墙的厚度达到1.5丈,高度达到2丈多;隍暂(壕沟)深阔都增加到15丈;并在三个禁门上建筑了层楼,使禁墙更为坚固、壮观。

   明代的两次大规模修筑禁墙工程,都是征调运城盐池附近州县的农民来进行的。由于禁墙完全是夯土建筑,风吹雨淋,人为破坏,终会有塌毁,所以,每年都要“岁修”。“岁修”工程规定由解州属县以及平阳府所属13州县的民夫承担。这些州县都有承担“岁修”禁墙工程的任务。到清代,逐渐改变了征调民夫“岁修”的做法,改由国库拨付“岁修银两”,雇工维修,这就减轻了农民服役的负担。

   禁墙在全国产盐区中是独树一帜、绝无仅有的。这也是运城盐池独特的文化现象。


   为什么运城盐池能够建筑一道绕池一周的禁墙,一是运城盐池面积较小,周围仅120里,而且集中,所以有条件,也有可能绕池一周修筑禁墙,把它禁锢起来,使它成为一个盐业城堡。二是运城盐池地处黄河中游,开发较早,自秦、汉到唐、宋、元、明之际,运城盐池的盐利收入,在封建王朝的财赋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统治者特别重视对运城盐池的保护。

   禁墙在明代建筑完成后,发挥了它积极有效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防止了盗盐走私,保护了盐税,增加了财赋收入。明代建成禁墙,对于防止盗盐走私,增加财赋收入,起到很大作用。据《河东盐法备览》记载说:由于建成禁墙,运城盐池的盐利收入超过了当时盐利收入很高的两浙、两淮产盐区。

   第二,对防止客水侵犯盐池,保护盐池正常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运城盐池由于地处运城盆地的低洼处,历来是“以主水生,以客水败”。主水,指盐池内的卤水,用于晒盐;客水,指盐池外能够侵犯盐池的洪水。所以,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客水侵犯盐池。其中的措施之一,就是建筑众多的堤堰堵截洪水。禁墙建成后,既有厚墙堵截,又有隍堑蓄纳,当洪水暴发侵犯盐池时也能够起到积极的防卫作用。而且,禁墙下边还修筑有许多水眼,遇到天旱池水枯竭时,还可以通过水眼,将禁墙外隍堑里的积水引入盐池以资助晒盐。

   第三,加强了对盐丁的控制。明代实行盐丁制度,就是从运城盐池附近州县征调民夫到盐池来晒盐。对盐丁来说,从事晒盐生产,是沉重的劳役负担,既苦又累,工作、生活条件也很差。因此,许多盐丁不堪重负便纷纷逃跑。禁墙建成后,百里盐滩顿时成了一个巨大的城堡,统治者就极容易对盐丁进行控制。即使是到了清代,实行了雇佣制度,禁墙在对雇佣盐工的控制方面还继续发挥着有效的作用。

   禁墙从草创、建成、维修,前后经历了1000多年;发展到清代末期,由于内忧外患,困难日深,府库空虚,盐政腐败,禁墙的“岁修”工程就无力和不能认真进行了,禁墙由此开始衰败。到民国建立,长期军阀混战,运城盐池的禁墙维护得不到重视,加快了禁墙衰败的速度。到运城盐池解放前夕,禁墙就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失去了昔日兴盛时期的壮观气势。

   4、水利工程

   运城盐池是个封闭型的内陆盐湖,地势低洼,池面海拔仅320米。而且,在盐池北面还有一条涑水河,居高临下,每遇大雨时节,山水暴发,河水横溢,四面八方的水就汇流向盐池;因此,水与运城盐池兴衰存亡关系极为密切。所以,古往今来,对盐池的水利事业都非常重视,采取了多种治理措施,修筑了众多水利工程,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在中国水利史上,运城盐池的水利事业也独树一帜,具有显明的文化特色。

   运城盐池的产品是盐类,离不开水;又由于地势低洼,所以,又最怕水。因此,长久以来,在运城盐池就流传有这样一些说法:“以主水生,以客水败”、“治水即治盐”、“未治主水,先治客水”。这些说法是很有道理的,符合运城盐池的实际情况。而将治水问题提到这样的高度,这样重要的地位,在全国产盐区中是罕见的,这是由运城盐池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所决定的,也是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治理运城盐池内主水,主要就是将盐池卤井、滹沱、老滩里含有盐分的咸水(卤水),汲蓄到名目繁多的蓄水池里,从每年冬季开始,经过风吹日晒的操练,不断提高卤水的浓度,使其达到能够结晶成盐的饱和程度,便暂时储存起来,待到来年初夏,南风来薰,阳光充足,气温升高时,再搭配适量淡水,进行晒盐。每年晒盐的多寡,除结晶畦面积大小、天气好坏因素外,与能够操练、储存多少饱和卤水,有着直接的关系。
   治理外部的客水,就是采取多种措施,防止客水漫侵盐池,以保护盐池的生产设施不受破坏,使盐业生产能够正常进行。

   从历史记载看,运城盐池受客水侵害相当频繁,而且危害很大。远在唐代宗大历年间、宋哲宗元符年间、元顺帝致和年间,都曾发生过客水侵入盐池,影响生产的重要水害事件。从明代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到清代文宗咸丰六年(1856年)的286年间,客水侵入盐池就达13次之多,平均22年一次。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的大水进入盐池,淹没了池内的“产盐之母”黑河,是运城盐池有史以来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灾难。

   由于运城盐池的盐关系到国计民生,所以,历史上各个朝代对治理客水,保护盐池不受客水侵犯还是非常重视的,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

   一是堤堵。

   在运城盐池一周修筑护池堤堰,防堵各路客水进入盐池。唐、宋时就开始修筑,以后各代陆续增筑了更多的提堰。环绕运城盐池一周到底有多少堤堰?说法不一。最多的说法是有72条堤堰。清代彩绘扇面《河东盐池总图》(现收藏在运城市博物馆)中绘录有72堰名称。而清代康熙年间的盐业志书记载,运城盐池的护池堤堰共有50条,其中最为重要的有22条。这22条堤堰是护卫运城盐池堤堰中的骨干,它的布局是:在运城盐池东部有7条,即:白沙堰、李绰堰、雷鸣堰、黑龙堰、申家堰、逼水月堰、东禁堰。在运城盐池西部有9条,即:西禁堰、卓刀堰、七郎堰、黄平堰、硝池堰、长乐堰、五龙堰、青龙堰、虾蟆堰。

   在运城盐池南部有6条,即:贺家堰、桑园堰、龙王堰、短堰、常平堰、赵家湾堰。

   在盐池禁墙内南部,还有一条宋代建筑的横亘东西的护宝长堤,是盐池南岸防堵客水的最后一道堤堰,在历史上也曾发挥过重要的防水作用。环绕盐池一周的禁墙,也同样起着防堵客水的作用。

   这些护池堤堰在防治客水时,不仅仅是消极地发挥其防堵作用。如果仅能防堵,客水仍围绕在盐池一周,对盐池的威胁并不能排除;只有将客水导流远去,才能稳固地护围盐池。这些护池堤堰在建筑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建造得非常合理,能够在发挥堵截作用的同时,又能将洪水导引远去,起到堵、导的双重作用。

   二是滩蓄。

   利用运城盐池周围地势低洼的地方,建立护池滩地,遇到天雨连绵,洪水暴发,排泄不及时,将洪水引流入滩地,从而减轻洪水对盐池的压力。因此,滩蓄也是防治客水的有效措施之一。

  据清代乾隆年间的盐业志书记载,运城盐池一周护池滩地有20多处,其中,主要滩地的布局是:

  在运城盐池西部有10个,即:城东滩、东、西膏腴滩、西辛庄滩、洗马滩、卫诸滩、三娄滩、罗义滩、小张坞滩、城北滩。

   在运城盐池北部有1个,即:长乐滩。

   在运城盐池东部有5个,即:东郭村滩、张良村滩、苦池滩、任村滩、汤里滩。

  护池滩地有蓄洪护池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它们位于运城盐池近处,虽说地势低洼,但是又都较盐池为高,所以,又有威胁盐池的消极作用。因此,在利用它们蓄洪的同时,前人还建造了一些堤堰防止其溢洪入盐池。

   三是疏导。

   修浚河渠,将运城盐池东部的水导引远泄入黄河,这是防治客水、保护盐池安全最为有效的措施。疏导的水利工程,主要是姚暹渠,它是一条人工渠道。姚暹渠原名永丰渠,是在后魏正始二年(505年)由都水校尉元清主持开挖的。到隋朝大业年间(605年以后)又经都水校尉姚暹重新开挖,因此,得名姚暹渠。姚暹渠的源头在运城盐池东南部的夏县王峪口,它纳汇了夏县境内的王峪口、史家峪、巫咸谷诸水流,疏导而流入黄河。流经的区域有安邑、运城、解州、虞乡(今永济市),渠水汇入五姓湖,然后流入黄河。全渠长131里,渠身宽3丈,两岸堤高2丈。

  姚暹渠首要的功能是保护盐池免受客水侵害。它既可以将盐池东南诸水引流入黄河;又可以利用它的渠体堵挡洪水侵漫盐池;既能疏导,又能堤堵。

   姚暹渠的另一功能是行舟运盐。由于姚暹渠渠道不够宽,平时水流量大,甚至干涸,所以,行船不易,运盐功能不大。

   姚暹渠的第三个功能是灌溉农田。但是,这一效益也不显著。因为,姚暹渠是一条人工泄洪渠道,在旱季,姚暹渠上游能够入渠西流的水很小,灌溉农田极有限;待到雨季泄洪时,农田又无须灌溉;所以,在这方面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在运城盐池北还有一条源出于绛县,经闻喜、夏县、安邑、运城、猗氏、临晋(今临猗县)而泄入黄河的涑水河,也起着疏导洪水、保护盐池的作用。

   综观历代所采取的堤堵、滩蓄、疏导相结合的治理客水的措施,是运城盐池治标与治本并举的有效方针,是科学的,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实际效益。

   从认识上讲,运城盐池由于地势低洼,而且是一个封闭型盐湖,所以,它治理客水,防止客水侵犯盐池是无可选择的惟一出路,是它生死攸关的大事。所以,“未治主水,先治客水”

  等说法,就是从运城盐池特殊的地理条件总结出来的理性认识,而且指导着防治客水的实践

  从实践上讲,运城盐池的治理客水是个综合的系统水利工程,采取了中国历史上治水的所有行之有效的措施。堤堵、滩蓄、疏导,而且,在实践中又根据运城盐池地理条件的特点,非常巧妙地周密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布局,充分发挥了它们的综合功能。这主要表现在:

   疏导与堤堵结合。如姚暹渠的主要功能是疏导洪水西流入黄河,但是,它横亘盐池之北,渠堰坚固,又能起到堤堵洪水的作用。

   堤堵与导引结合。如环池一周的众多堤堰,其主要功能是防堵客水,但是,在堵截住客水后,又能够顺势将客水引导西疏,以减除对盐池的威胁。

  滩蓄与堵拦结合。如盐池外的滩池,既能蓄水拦洪保护盐池,却又居高临下威胁盐池。为了万无一失,便在蓄水池地的有关危险地段,修建堤堰,以便在洪水破滩溢出时能够起到堵拦作用。

   防洪与利用结合。如在盐池禁墙外的隍堑,其作用在于蓄纳客水;绕池一周的禁墙也有防堵客水的作用。但是,在建造时,又分别在禁墙的西、北、南三个方位的不同地段修筑有水眼19个(最多时曾达到37个),以便在天旱时盐池里的水源枯竭,即可以通过这些水眼,将池外的水(包括隍堑里的水)引入盐池。这些工程既起到防洪作用,又可以起到引水入池济援晒盐的作用。

  因此,可以说运城盐池防治客水的系统水利工程非常科学而且具有典型意义。

   但是,就其认识和实践来说,也有不足之处。这主要反映在对盐、农矛盾的认识与处理上。无论是其指导思想和治水措施,都是以保护运城盐池的安全为本,对广大农民的利益却不顾及;历史上发生的许多次洪水漫堤破池使盐业生产受到重大损失,以及盐农矛盾悲剧性的结果,教训是深刻的。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对治理客水,保护盐池十分重视,并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明确地提出了“工农业并举,确保盐池安全,减轻农业灾害”的治水方针,实施综合治理。具体实施了堵、排、截、蓄、灌、泄的六字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这是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发展完善了的更为完备、更为科学的方法;考虑到了盐农矛盾的客观事实,而且在治理中予以解决。事实雄辩地证明:工农兼顾,综合治理的方针,彻底解决了历史上因水患造成的盐农矛盾。


   5、文化教育设施

   运城盐池经济的发展,给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运城文化教育事业兴起的标志是创办盐务专学——运学。

   最早的运城盐务专学是在元大德三年(1299年)由盐运使奥屯茂创办的,名叫“运学”。学府的地址在运城的东南方,盐池禁墙的北边。“运学”作为盐务专学,并不是以培养盐务专业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学府,它只是一所由运城盐务官吏创建,以接纳盐商、盐丁子弟入学就读的普通学府。盐务专学——“运学”的建立,在全国产盐区中是个创举。当时,全国共有盐运司五处,惟只有在运城建立了盐务专学,这在我国的盐务界和运城盐池发展史上,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它是运城盐池经济发展过程中向文化教育方面辐射的成果,为后世运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运城的建城是在元惠宗至正年间(1341年)盐运使那海德俊主持河东盐政期间。奥屯茂创建“运学”是在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年),比运城建城早42年,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运城的前身——潞村(路村)在元代已成为盐务衙署驻地。元太宗时,盐运使姚行简就曾绘图献议建城,到元大德年间奥屯茂主持河东盐政时,已经营70年左右;潞村虽没有建城,尚是一个乡镇,但是,建设已有一定的规模,商业经济已有相当发展,由盐运使来创办盐务专学——“运学”是具备条件的。“运学”的创办,客观上适应了从事盐业生产、运销的商民子弟读书、仕进的需要。在“运学”建立前,从事盐业生产、运销的商民子弟都是就近在州县地方学宫里读书。“运学”建立后,他们就有了自己的学宫。

   元代创办的运学,到明代初期停办,这可能是由于元、明改朝换代的战乱影响所致。运学在停办了70年以后才又重办起来。明代的运学占地有393亩,建筑有大成殿、戟门、名宦祠、乡贤祠、明伦堂、敬一亭、崇圣祠、尊经阁、仰德祠、观德堂、射圃,规模是很大的,被当时人誉为郡县学府之首。这大概不会是虚妄的赞词,因为盐务衙署有将它办得超过一般郡县学府的经济实力。仅就运学的“尊经阁”(相当于现今的图书馆)来说,就收藏有各种图书千卷,这在当时,就是很了不起的数字,由此就可想见其他方面。

  元、明、清之际,兴办书院的风气很盛行,运城虽然是一座盐务专城,但兴办书院的空气也很浓。到明代就出现了兴办书院的高潮,除恢复了“运学”之外,还先后创办了三所书院。


  这三所书院是:

   河东书院。它是明代宗正德八年(1513年)由巡盐御史张士隆创办的,位于运城西北4公里处。最初的名称叫育材馆。明神宗万历七年(1579年)时,张居正主持朝政,诏毁天下书院,河东书院也在毁废之列。当时的河东巡盐御史李廷观事先听到这个消息,便以河东书院内祀奉有尧、舜、禹三圣为由,将它改名为“三圣祠”,才免遭毁废。万历十三年(1585年)又改名为崇圣馆。到万历十六年(1588年)才又恢复河东书院名称。


   正学书院。它是明世宗嘉靖十三年(1534年)由巡盐御史余光创办的。正学书院在创办44年后,正赶上张居正毁天下书院,它就被毁废了。

   宏运书院。它是明嘉宗天启三年(1623年)由巡盐御史李日宣创办的。

   除了这些书院之外,运城还办有五所启蒙的社学。

  从以上情况看来,运城以一座盐务专城,先后建立了如此众多的学宫、学院、社学,这在当时郡县是不能与之相比的。而且,它们都是由盐务官吏创办的,运城教育事业的这种优势是建立在盐业经济发展基础上的。

   运学、书院、社学的经费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由河东盐运司公务费开支;二是购置学田,收入租金;三是由盐务官员、盐商、士绅捐助。因此,办学经费是有充分保证的。

  运学及众多书院建立后,培养了一批封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如以进士为例,从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年)到明思宗崇祯十六年(1643年)的200余年间,共考中进士46人;清代从清世祖顺治二年(1646年)到清德宗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250余年间共考中进士47人。这个数字相当可观。

   到清光绪年间,由于废除科举、维新变法和洋务运动的影响,运城的学府、书院亦相继易名改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学堂。其中:运学,改名为河东商学;河东书院,改名为河东中学堂;宏运书院,改名为河东初级师范学堂,分简易、完全两科,并在这个学堂内附设河东高等小学堂;社学,将原有的五所社学合并后建立三所小学堂,即东路、西路、中路小学堂。除此而外,在光绪年间还新创办了警察讲习所、初等实业学堂等。

   运城从元代初兴“运学”,明代发展了书院,直到清末发展形成包括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等学堂、师范学堂以及职业学堂的比较完备的初级、中级教育体系,使运城的教育事业十分兴旺发达,鹤立于三晋大地,这是和运城作为盐务专城而立于世的地位有直接的关系,也和运城盐池经济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由于盐业经济的发展,运城的文化艺术事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最为突出的是蒲剧的兴盛和演员的辈出,蜚声省内外。

   这样,运城就成为河东地区的文化教育中心了。

投资商:世界关公文化产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承办商:世界关公文化学堂发展联合会
地址:运城市常平三国主题公园旁  电话:400-661-4688  技术支持:运城网络公司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400-661-4688